香港教育局局长蔡若莲:积极推动香港建设国际专上教育枢纽

人民网伦敦5月22日电 (徐量)近日,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局长蔡若莲在伦敦出席2025年世界教育论坛,与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教育部长及高级官员分享香港在教育领域的政策经验与实践成果,并接受了人民网专访。
此次论坛以“构建包容性教育体系,推动公平与可持续社会经济增长”为主题,聚焦教育在促进全球社会公平中的关键作用。论坛期间,蔡若莲围绕通过教育体系提升教育公平与质量发表演讲,深入介绍香港在推动优质与平等教育方面的政策举措与成效,获得与会代表高度关注。
论坛期间,蔡若莲与英国教育大臣布丽奇特·菲利普森及多位英国教育高层官员会面,就深化港英教育合作进行深入交流。她还与伦敦大学及多所英国大学代表会面,就推进两地大学合作展开交流。此外,蔡若莲同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布亚新几内亚、斯里兰卡及日本文部科学省官员会晤,探讨在亚太地区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推进教育合作。
蔡若莲(右二)出席伦敦出席2025世界教育论坛,并与英国教育大臣布丽奇特·菲利普森等教育界代表会面。香港特区政府教育局供图
在接受人民网专访时,蔡若莲详细介绍了香港建设国际专上教育枢纽的独特优势。她表示,香港虽然地理面积不大,但高等教育实力雄厚。目前,全港共有5所大学进入全球百强行列,在教学质量、课程设置、科研能力方面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她指出,香港高校高度国际化,约7成教职员工来自海外,每4名大学生中就有1位是国际学生,营造出多元文化交融的学习环境。此外,香港的科研水平亦得到国际权威机构认可,根据香港研究资助局的评估,超过80%的研究项目被国际专家评为“出众”或“相当重要”。蔡若莲表示,香港融合中西文化,实行中英文双语教学,是全球少数兼具语言优势与国际视野的城市,这些独特条件为香港奠定发展为国际高等教育枢纽的坚实基础。
此外,关于如何进一步提升香港教育国际化水平,蔡若莲称,教育局正采取多项措施,包括逐步提高非本地学生比例、加快宿舍建设以提升留学生生活体验、在北部都会区预留土地以扩展大学教学及科研空间等,并推动香港高校与海外顶尖大学开展联合办学和跨学科研究合作。
蔡若莲还补充道,特区政府不断加大对奖学金计划的投入,吸引更多优秀海外学生来港就读。除一般奖学金外,香港还专门设立了“一带一路奖学金”,每年提供150个名额,鼓励相关国家的优秀学生来港学习。同时,教育局与本地高校组团赴海外参加教育展览及会议,积极推广“留学香港”品牌。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香港高校也正积极布局区域合作。蔡若莲介绍,目前已有4所本地公立大学在大湾区设有分校,推行“一校两园”模式,推动优质课程及教学资源在区域内流动。学生可在香港特别行政区与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间交流学习,体验不同文化与教育环境。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