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理工大学公布多项AI及医工结合科研成果

人民网香港4月29日电 (严小晶)28日,香港理工大学(简称“港理大”)展示多项应用人工智能及医学工程技术的创新科研成果,致力于促进精准医疗、预防医学及基层医疗的发展,助力香港建设成为国际医疗创新枢纽。
港理大展示多项应用AI及医工结合的创新科研成果。主办方供图
其中,AI肺部放射治疗辅助系统,以精准医疗提升治疗效果。港理大医疗科技及信息学系系主任蔡璟团队通过自动化分析普通CT影像,无需造影剂即可生成肺部功能图,精准区分高功能区域,以便设计个性化治疗方案。该系统已与多家医院合作临床测试,并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银奖,未来将扩展至肝、脑等癌症治疗。
针对糖尿病致盲难题,港理大视觉科学研究中心主任何明光团队利用生成式AI技术,仅凭普通眼底照片即可生成高精度血管造影影像,诊断灵敏度达96.2%。技术突破传统造影剂限制,检测范围扩大300%,获日内瓦发明展“法国与欧洲发明家联合会―法国最佳国际发明与创新奖”及“评审团嘉许金奖”两项国际大奖,并已在大湾区开展多中心试验,助力偏远地区远程诊疗。
为防止行动不便或长期卧床病者关节收缩变形及过度切除,港理大智能机器人研究联盟主任张丹团队研发出可在三轴自由旋转、提供全方位足关节复康训练的机器人。机器人糅合“具身智能”及“全向运动”设计,可模拟足踝自然动作,还可通过肌电信号实时调整训练强度。结合AI技术后,将提供个性化方案,未来有望扩展至肩、手部复健。
由于手术难度极高,全球仅1%听力受损者受益于人工耳蜗。港理大电机及电子工程学系光电子讲座教授谭华耀团队研发的超微细兼具生物兼容性的塑料光纤传感器,并将其整合到人工耳蜗电极阵列结构。实时导航植入过程并监测力度,降低组织损伤。技术获国际专利,获日内瓦发明展“泰国最佳国际发明奖与创新奖”及“评审团嘉许金奖”双项大奖。
港理大副校长(研究及创新)赵汝恒表示,港理大贯彻以病人福祉为中心的理念,发挥“医工结合”和AI赋能医学的独特优势,致力推动医疗科技创新和知识转移。凭借强大的科研团队和完善的科研设施,以及在医疗教育和培育专职医疗人才的丰富经验,港理大有信心成功争取筹办香港第三所医学院。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