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大湾区频道

在荔枝碗感受澳门渔村风貌

本报记者 柴逸扉文/图
2025年04月26日05:09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荔枝碗船厂片区展示的船只模型。

  路环是澳门的最南端,原先是一座小岛,岛上居民多以捕鱼和造船为业。

  时过境迁,如今这片区域已转变成为休闲观光打卡地,但漫步在这里,渔村和造船厂的印记仍随处可见。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荔枝碗造船厂。

  

  荔枝碗,位于路环西南部,十字门水道右岸,与横琴隔水相望。过去由于村内盛产荔枝,且海湾恰似碗状,故得此名。

  荔枝碗地理位置靠浅滩具天然优势,20世纪上半叶已出现造船厂,至20世纪80年代,因城市发展关系,澳门半岛及氹仔的造船厂陆续迁至荔枝碗村继续经营,这里的船厂一度多达10余家并形成片区,超过300名工人在村里从事造船业,盛极一时。

  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澳门及周边渔业逐渐式微、造船需求的减少,澳门造船业也渐渐衰退。2005年,伴随着最后一艘渔船的孤独扬帆,澳门造船业的历史缓缓落幕。但荔枝碗船厂依然是澳门现存最大的船厂片区,也是华南地区保存至今较具规模的造船工业遗址之一。

  2021年,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启动“荔枝碗船厂分阶段活化修复计划”,在保持渔村和工厂原貌的基础上,将其改造成以渔村文化为主题的休闲文化活动空间,并融入时尚元素和生活气息,打造澳门离岛特色文化地标。

  如今,修复后的荔枝碗船厂旧址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造船工业和技艺的展示区。在这里,记者从保留的巨大棚架和斑驳墙体上可以感受到浓浓的工业风。特设专题展览“岁月印记——荔枝碗村的故事”,透过“船说故事”“匠人船艺”“记忆船承”三大展区,展示荔枝碗蕴含的丰富历史与人文风情。如果有市民和游客对船只类型、造船流程和技术有深度兴趣,也可以通过现场的船只模型、造船工具和多媒体装置进行互动式体验和学习。

  船厂的另一部分是游乐区,设置有特色市集、手工作坊和儿童乐园,开放的户外空间为市民游客提供了宽阔的休闲娱乐场所。每到节假日,这里的市集便会开放,多个展摊展售路环文化特色的纪念品、原创产品及特色小食。游客可以吹着海风,一边品尝澳门美食,一边听手工匠人讲述渔村造船的故事。特区政府还通过“艺游计划”邀请艺术家驻场,将废弃厂房变为艺术展演平台。

  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改造后的荔枝碗海景风貌能吸引海内外优质街头展演进驻,促进文化艺术生态多元化,推动自然景观与人文艺术相结合,丰富澳门旅游体验,进一步繁荣澳门旅游经济。

(责编:岳弘彬、牛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