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大湾区频道

“东亚文化之都”为澳门增添亮丽“金名片”

本报记者 任成琦
2025年04月02日08:28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图为二〇二五澳门国际幻彩大巡游现场。
  中新社记者  郑嘉伟摄

  “东亚文化之都·中国澳门”活动年近日在澳门开幕。澳门的大街小巷化身舞台,来自中国、葡萄牙、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德国、印度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80余个艺术团体会聚于此,打造一场荟萃多元文化的盛宴。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表示,将充分利用“东亚文化之都”的荣誉,积极发挥澳门作为中西文化交融城市的独特优势,拓展亚洲文明对话,讲好中国故事,将澳门建设成为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中西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窗口。

  

  丰富多彩的活动

  据介绍,“东亚文化之都·中国澳门”以“东西汇流 亚洲融和”为主题,联动多个政府部门及综合旅游休闲企业,举办文化、体育及旅游盛事等,分别以“扬帆起航”“乘风破浪”“流星追月”“满载而归”4个寓意航海历程的单元,呈现覆盖全年的一系列精彩活动。

  “东亚文化之都”评选是由中日韩三国共同发起的亚洲第一个国际性文化城市命名活动,也是中日韩人文领域的重要交流成果和东亚区域文化合作项目。活动旨在发挥三国历史文化渊源深厚、文脉相通、文化传统相近的优势,通过文化、艺术、旅游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加强区域内文化的国际竞争力。

  2024年5月,澳门特别行政区最终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终审;2024年9月12日,澳门当选2025年“东亚文化之都”城市,为濠江增添一张亮丽的“金名片”。

  按照计划,“第2届澳门国际儿童艺术节”“第13届澳门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2025澳门国际光影节”及“第72届澳门格兰披治大赛车”“2025澳门国际马拉松”等活动年项目将在濠江陆续展开。“通过一系列活动,澳门将进一步拓展城市文化内涵,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及设施建设,进一步推动‘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建设,推动城市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澳门特区政府社会文化司司长柯岚表示。

  融汇中西的魅力

  活动年在“2025澳门国际幻彩大巡游”的热闹气氛中揭开序幕。第一次现场观看巡游活动的游客张小姐表示:“表演很精彩,每个方阵都独具特色。澳门作为中西文化交汇点,通过这样的活动,把多元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不禁为濠江的魅力所折服。”

  澳门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与贸易枢纽,在东亚文化交流上也一直担当重要角色。在不少澳门人看来,荣获“东亚文化之都”称号,得益于澳门丰富的国际性元素、保存完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二者的完美融合。

  这种独特的文化结合为澳门举办大型文化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每年从年头到年尾,濠江之畔都热闹非凡,文艺盛事一浪接着一浪。澳门定期举办“澳门国际音乐节”“澳门艺穗节”“艺文荟澳”“中葡文化艺术节”“中国—葡语国家文化周”和“中国—葡语国家文明互鉴论坛”等大型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了外国艺术家与澳门本地文化的交流,还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和传播自身文化的平台。而澳门本地艺术家也能在交流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从澳门的传统节日庆典到国际性的文化盛事,无不彰显着这座城市对多元文化的尊重与传承。澳门的多元文化吸引着全世界游客的目光。数据显示,2023年特区政府及民间举办的各项艺文活动参与人次接近2000万。

  彰显形象的平台

  “通过交流合作,澳门可以学习和借鉴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进一步提升自身文化旅游产业的竞争力。”澳门国际青年智库副主席刘智龙认为,澳门当选“东亚文化之都”是文化得到国际认可的一个重要标志,这也给澳门的文化旅游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有助于吸引更多国际游客前来澳门。

  澳门特区政府旅游局局长文绮华认为,2025年“东亚文化之都”是继拥有世界遗产“澳门历史城区”和“创意城市美食之都”后,澳门增添的一张亮丽的新名片。她表示,特区政府将继续联动休闲企业及社团等,推进“旅游+”跨界融合发展,同时通过文化、艺术及旅游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加强区域内的文旅竞争力。

  澳门文献信息学会理事长杨开荆建议,通过“东亚文化之都”这一平台,展示澳门在文献遗产保护方面的努力和成就,这不仅能够提升澳门的国际形象,也能加深外界对澳门文化内涵的了解。另一方面,澳门还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哪吒诞、醉龙节、土地诞以及妈祖诞等,这些都是可以进行更好宣传的节日活动,作为吸引游客的一个重要元素。

  事实正是如此。时时展现东方美、处处彰显“国际范”的澳门,对游客的吸引力也在持续上升。澳门特区政府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澳门累计入境旅客超过3492万人次,同比上升23.8%;2025年澳门全年旅客量预计将达到3800万至3900万人次。

(责编:刘洁妍、张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