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评论: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也是一种“救命”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犹如一面照妖镜,映照出人性百态,也令各路牛鬼蛇神、魑魅魍魉真身毕现。在这场世界瞩目的战“疫”中,谣言和恐慌比病毒更可怕。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8日在日内瓦会议上表示阴谋论影响应对疫情。他指,当病毒扩散的同时,错误信息令我们英勇的卫生工作者工作更加艰难,它转移决策者的注意力,引起混乱及向公众传递恐慌。
乱世出谣言,谣言是魔鬼。谣言总是中意天灾人祸,程度越深,规模越大,它越猖狂,越疯癫。在抗击新冠病毒战“疫”中,黑色谣言、粉色谣言、白色谣言,三大类谣言悉数登场,露出獠牙,企图蛊惑人心,颠倒黑白,与此同时亦敲响警钟,警示我们在全力抗“疫”之时,也要做好齐心防谣工作。
黑色谣言目标明确,经过周密策划,以恶意中伤、混淆视听、打击谋利为目的,是三类谣言中杀伤力最大的武器。以下事例是抗击疫情中典型的黑色谣言。
近日,美国共和党反华议员汤姆·科顿发表“病毒是武汉实验室泄露的生化武器”无知言论,要求美国政府立刻封杀中国,并要求所有美国人逃离中国。随后,汤姆·科顿遭到《赫芬顿邮报》“打脸”,报道指该阴谋论早已被全球学者专家轮番批评过。
在世界各地,或夸大或捏造的虚假新闻通过互联网迅速蔓延,既有的种族歧视和仇意之种子,假借疫情之名,在许多地方散播。诸如,有西方媒体以“中国制造”形容新型冠状病毒,宣传新型冠状病毒为“新黄祸”,甚至在社交媒体上散播“肺炎患者会变成丧尸”的荒谬言论。
众所周知,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政府一直本着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采取了最全面、最严格的防控举措,很多举措远超出《国际卫生条例》要求,被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称赞为“设立了应对疫情爆发的新标杆”。
然而,在中国举国上下抗击疫情之时,西方世界,尤其是个别国家,不断制造谣言和散播恐慌。这些黑色谣言恶意中伤中国形象、混淆世界视听、妄想以此实现对中国的打击,谋取自身的利益。然,“谣言世家的子弟,是以谣言杀人的,也以谣言被杀的”,这种居心叵测、乘人之危的小人行为,终将落得“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下场。
粉色谣言,是显示人们某种期待、愿望,将欲望当作现实的谣言。疫情持续,人们大多“宅”在家中,焦虑恐慌情绪没有及时得到排解,心中极度盼望早日摆脱困境,这便成为谣言乘虚而入的空隙。
于是乎,类似“1月26日主持人白岩松邀请钟南山介绍疫情”“用淡盐水漱口可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空中喷洒防疫药剂”“香油滴在鼻孔,可以阻断一切的流感和瘟疫传染”等谣言喧嚣尘上,造成整个社会的焦虑恐慌,不利于防疫工作的健康开展。
此外,在中国香港,由于市民害怕外来人流携带病毒,使得“封城”谣言长驱直入,令人们惴惴不安、惶惶不已,出现粮食、日用品抢购潮,而由于抢购造成的货柜清空又加剧了新的惶恐不安,对社会稳定造成威胁。
白色谣言,呈无害中性,一般以娱乐为目的。例如,朋友圈常见的“转发这条微信至十二个人,保全家平安”。此类谣言,虽无关痛痒,但亦属浪费资源,且容易为不良商家所利用。
疫情当前,阴谋欲乱世界秩序,种族歧视重出地狱,谣言如浪潮般来袭,如果不及时加以治理,必将有更多人信谣、传谣,也会有更多别有用心的人去造谣。
如何遏制谣言及其传播?笔者认为,首先,政府应进一步加强疫情信息公开工作,增强社会透明度。疫情信息的公开程度越高,谣言的生存空间就越小。其次,公众要加强自身的媒介素养。作为一名负责任的公民,应时刻保持独立、理性的思考,做到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
再有,媒体要更好地发挥权威性、专业性。疫情当前,媒体从业人员应提好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感,对待谣言,要用专业的眼光去调查研究,严格把关,及时澄清事实,揭开真相。最后,要加强网络监控管理,净化网络环境。疫情谣言大多通过网络社交媒体滋生及传播,全球的社交媒体平台,有责任对谣言筑起“高墙”,对故意造谣、传谣者,依据谣言造成的危害程度给予相应的惩治。
病毒不分国界,全球化早已将世界各国连成命运共同体,救人等于自救,那些唱衰中国,企图从中谋利的自私行为可以休矣!
在这场人类与病毒的较量中,千千万万的勇士在前线狙击杀“毒”、救死扶伤,而我们普通人在这样特殊的时刻,能够做到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也是另一种“救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